9月25日清晨7点,城市还未完全苏醒。在巴南区龙洲湾街道龙海大道一侧,身穿灰色工服的市政维修工人老张将手中的强光手电照向一口深黑的雨水箅子。同事熟练地用铁钩揭开井盖,一股潮湿的水汽扑面而来。
\n“这口井没问题,内部结构完好,井壁无渗漏,盖座平稳无松动。”老张一边说,一旁的记录员迅速在表格上勾选相应项,并核对了井壁上醒目的蓝色编号。
\n这已是他们当天排查的第35个窨井盖。
\n这并非一次普通的日常巡查,而是重庆市巴南区正在开展的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大会战”,深入推进窨井盖治理的一个场景。
\n“井盖虽小,民生事大!”重庆市巴南区城市管理局局长周斌说,为进一步加强窨井盖安全管理,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保障,今年9月,巴南区决定由区城管局牵头,组织经信、住建、公安,以及水、电、气、讯等10余家单位及权属企业,深入开展窨井盖专项整治行动,用2个月时间,对辖区内近8万个窨井盖展开“拉网式”安全体检,彻底解决井盖松动、破损、沉降等“城市病”,坚决守好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
\n据现场带队排查的区城管局市政设施科负责人介绍,区城管局专门制定了行动方案,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权责、建立档案,确保“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档案”,发现问题时及时与施工方进行实地查看,制定维修方案,并按照“发现一处、修复一处”的原则,确保施工期间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
\n排查不仅是“看”,更要“听”。在商圈等人流密集区域,检查人员采用一种特殊方法——“听音辨位”。
\n一名工作人员刻意踩踏井盖边缘,另一人则仔细倾听是否发出“哐当”异响。“出现异响就说明井座存在松动或破损,易导致倾翻,必须立即处理。”
\n更大的挑战藏在老旧社区。在一些狭窄巷子里,大型机械无法进入,维修全靠人力。笔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手动破碎、清理破损的水泥井盖,再靠人力将数百斤重的新铸铁防沉降井盖精准安装到位。
\n“这种新井盖加装了防坠网和弹性锁扣,既安全又安静。”一位正在更换井盖的工人擦着汗说,“以后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行人、车辆‘中招’了,避免安全隐患。”
\n截至目前,全区已排查窨井盖5.3万余处,维修整治问题井盖2010处。一批存在于城市道路、商圈、公园广场的“咬人井盖”“噪音井盖”得到有效处置。
\n“对全区窨井盖开展‘拉网式’安全体检后,我们将深入推进窨井盖治理。”区城市管理局局长周斌表示,下一步,巴南区将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标准加大巡查力度,按照巡查到位、整改到位、跟踪到位的要求提高治理效率,进一步压实各单位窨井盖管理责任,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此外,该区还将逐步为窨井盖加装电子标识,并纳入智慧城管系统,实现问题实时预警。从低头排查到抬头“治未病”,这张覆盖全城的“安全网”正越织越密。
\n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郭婧丹 通讯员 黄菊
胜亿配资,股票加杠杆,股道50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