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本已经是一次生存意志的极限考验,而真实的长征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惊心动魄。刚刚走出草地的红军不仅仅是在拼搏求生,他们还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这场胜利直接破坏了蒋介石原本想要围困红军的计划……
一九三五年八月,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合并成左右两路,分头北上。右路军由徐向前和陈昌浩指挥,主要由中央红军第1军、第3军,以及红四方面军的第4军和第30军组成。中央政府及中革军委紧随其后,支援这一行动。
在八月底之前,这支红军已经历经万般艰辛,终于穿越了那片一望无际的草地,抵达了班佑和巴西地区。然而,尽管这支刚刚从草地中走出的红军已显得异常疲惫,但眼前的挑战依然严峻无比。
距离班佑和巴西约一百多公里外的包座,位于若尔盖县东南部,是一块战略要地。这里四周被雄伟的山脉环绕,地势险要,是进入甘南的天然门户。国民党早已意识到这一点,特意派遣了一个营驻守在此,利用山高路险的优势修建了坚固的堡垒,并储备了大量的粮草,形成了几乎无法攻破的防线。
展开剩余74%更为棘手的是,胡宗南得知红军正在北上,迅速调动了由伍诚仁指挥的第49师,急忙赶赴包座,打算在红军刚从草地中冲出后,将其阻击在包河一线,将他们逼入充满死亡陷阱的草地之中。
形势异常紧急,右路军必须在胡宗南的增援部队抵达之前,先行占领包座,为自己打开一条北上的生路。这场战斗对于红军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有利的条件。那么,究竟由谁来承担这项艰巨任务呢?徐向前在考虑了一番后,陷入了深思。此时的红一军已经损失惨重,士气低落,红三军还未完全走出草地,而红四军则是目前唯一相对完整且充满战斗力的力量。
经过慎重思考,徐向前建议将这项任务交给红四方面军的第4军和第30军,得到中央的批准后,计划开始实施。
徐向前制定了一个明确的作战计划,要求迅速占领包座上下,并集中火力消灭敌军增援部队:第30军的第89师264团将负责进攻包座南部的大戒寺,第88师和第89师的主力部队将布置在上包座西北的丛林中,准备歼灭即将赶到的第49师;红4军第10师则负责进攻包座北部的求吉寺,其他部队负责控制周围的交通要道,待命出击。红一军则作为预备队,驻守在班佑、巴西地区,确保党中央的安全。
8月29日,264团按照计划开始了对大戒寺的进攻。30日夜里,敌军第49师的增援部队终于抵达大戒寺南面。为了把敌人彻底诱入红军设下的包围圈,264团进行了一些抵抗,并随后撤退至大戒寺东北方。
到了31日,敌军第49师的三大团兵力全数进入包围圈,从包座河岸两侧发起攻击,意图在包座上下之间一举歼灭红军。然而,敌人并不知晓,红军第30军的主力已悄然集结在包座西北的深山密林中,准备反击。
下午3点,徐向前下达了进攻命令。潜伏在树林中的红88师与红89师在几乎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从敌军三个兵团之间杀了进去,将敌军阵地一分为三。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敌军第49师几乎全军覆没。
与此同时,红4军第10师对求吉寺的两个敌军营发起了猛烈攻击,并成功歼灭了其中一个营部。求吉寺的围墙高大且坚固,后山防御工事也相当完善,敌人占据了有利的高地,防守极为严密。得知这一情况后,徐向前亲自前往前线,指挥部队停止进攻,并指示将残敌包围,等待时机歼灭。
在这场战斗中,红4军第10师的师长王友钧英勇作战,手持机枪对敌人进行猛烈轰击,在掩护部队作战时,不幸牺牲,成为这场战斗的英雄之一。
包座战役成为了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以来的首次重大胜利。红军全歼敌军四千余人,俘虏了八百多人,还缴获了大量军火和物资,大大提升了红军的士气。毛泽东在听取徐向前的战报后,赞不绝口,欣然表示:“打得好!”
这场胜利不仅让红军成功占领了包座,还为北进扫清了障碍,打开了通往甘南的道路,也让国民党试图围剿红军的计划彻底破产。
发布于:天津市胜亿配资,股票加杠杆,股道50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