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好’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动词,意思是,努力掌握技巧,会写,会写,写得好;另一种是形容词,即经得起人和时间的考验,不随大流,不随波逐流。不能枯燥、以次充好,要集中精力创作植根于现实、以人民为基础、充分客观地反映中国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的作品。”
“以人为本”是80后作家马伯勇在采访中使用最多的一句话。从2019年开始,他创作了关于清末民初红十字医院的小说《大医生若石》。创建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目睹身边发生的大量感人的抗疫故事,回首历史资料,他发现中国人民的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是一脉相依的。人民是历史和时代的主角,是国家发展的原动力。文艺创作要想在艺术上有所进步,就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核心逻辑。所以我让主角完全沉下去,沉到最低的层次,然后想,很快就变得流畅了,故事变得生动而清晰,没有停滞。”英国立博官网
空船出海是危险的,只有载着沉重的货物航行才能抵抗风浪。娱乐领域的综合治理,让年轻的文艺工作者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把“重担”一个接一个地加在自己身上,把“为时代而舞,为人民而唱”当作生活的“压载石”。摒弃肤浅的娱乐和自我欣赏,主动将艺术生活和人生追求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人民的愿望结合起来,让艺术之舟在生活的大海上平稳地航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型史诗电影《大长征》演出结束后,数百名年轻演员提交了入党申请。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革命历史、现实题材成为越来越多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方向。青年文艺工作者的主人翁意识正在觉醒。“年轻人充满活力和勇气。”今天,文艺的接力棒已经传给了这一代年轻人。他们肩负着使命,用青春的力量推动中国文学艺术的新篇章。